这种严重的无序的产能过剩是怎么发展演变出来的?2010年,光伏产业毛利率还在30%左右,2011年就降到10%以下,而这个行业企业毛利率若是达不到10%就难以实现盈利。
现在行业里流行着被拒一千次,也要找银行的说法,过去能够融资的空间在腰以上,后来到脖子上,现在都淹到鼻子了。日子好过的时候,毛利率能有百分之几十,很多企业在支出上都是大手大脚,花多花少都无所谓,现在讲究三菜一汤,适可而止。

另一转型,则是在营销模式上做变革,即从单纯的产品营销转向企业营销,与中材国际(11.32,0.00,0.00%)、中国新建集团、中航工业等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合作。英利的战略和市场策略总有些特立独行,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捣乱。由此,将降本空间传递到下游电池组件领域,实现全产业链产品的整体降压。杀向下游然而,即使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也无以抵消寒流里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根据苗连生的判断,行业已经熬过最艰难的时段,但行业转暖不等于外部环境转暖,银行这一块就是主要的外部环境之一,没个两三年,很难转过来。
产业快速发展时的大量贷款,已让国有银行陷入两难境地。从垂直整合到众所周知的6毛9投标事件,英利获得价格屠夫的称号(英利管理层婉转称价格杀手);高调赞助世界杯和拜仁,大搞足球公关,被质疑是乱烧钱;苗连生早晨6点站在总部大门口迎接员工上班的举动也被视为爱做秀。李克强还介绍,国家已经制定了促进光伏发电的政策,包括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家庭使用光伏发电装置,给光伏发电电量补贴、税收优惠,电网为光伏发电并网提供便利等。
他很关心企业在两个月缓冲期里面临的困难,关切地问:这两个月能挺得住吗?他表示,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在两个月的协商期里,我们要积极应对欧盟提出的各项条件。此前据业内估算,如果平均47.6%的反倾销税一旦实施,将致使国内超过一半的企业彻底丧失欧洲市场。分析认为,总理的表态,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立场,同时向欧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惧贸易保护主义,并将采取必要手段遏制欧盟的这种不良做法。
其实,在欧盟发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初裁结果前,李克强总理就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当前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也就是说欧洲进口商如果要选择中国太阳能板,就要缴纳相应关税比例的保证金,自然这部分罚金最终将由国内企业支付,但也会影响到欧洲企业选择国内产品的积极性。

提示临时关税将多退少不补尽管从6月6日至8月6日的关税被暂定为11.8%,2个月后各家企业将分别缴纳多少关税,却也已切切实实地摆到了企业面前。而和一直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英利绿色能源相比,此前一直低调的晶科能源品牌部总监钱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显示出了此前没有的信心。依照流程,终裁结果公布前的半年都将是中欧双方的谈判期,不过征收较低的11.8%税率的前两个月是谈判的黄金期。除政府、协会层面的沟通外,国内光伏企业也可在这场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屠新泉表示,他对于谈判结果表示谨慎乐观。我挺看好这次谈判,我们受到了鼓舞!钱晶表示,在欧盟发布初裁结果后,政府和协会的回应让他们觉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有谱。在英利大厦的会议室里,樊振华和他带领的法务团队正在一条条细细地研究欧盟初裁判决。很显然,前两个月是个缓冲期和调解期。
此案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贸易战没有赢家。据报道,在有关方面此前提交欧盟成员国的方案中,建议从6月6日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直接征收平均税率高达47.6%的临时惩罚性关税(没有两个月的缓冲期)。

这种观点代表了很多国内光伏厂商的看法虽然目前承受着11.8%的欧盟临时性重税,但是由于中国政府这次事件中引人瞩目的维护国内光伏业利益的努力,以及在与欧盟交锋中表现出的适度强硬,中国和欧盟有可能在两个月的缓冲期内达成协议,欧盟可能会放弃将关税骤升至47.6%,从而避免国内光伏业的一场大灾难。5日,商务部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召开发布会,对欧盟征税表示强烈反对,商务部宣布对欧洲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机电商会表示随时准备重回谈判桌。
也就是说,如果欧盟成员国坚持和原先一样反对对中国光伏产品征重税,这一反对将有约束性,欧盟委员会将不能征重税。而德国外贸和批发商协会主席伯尔纳明确指出,在光伏案中,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给欧盟企业带来的损失将远远大于给其带来的好处。屠新泉建议,谈判方式也可多样化。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终裁结果税率高于初裁结果税率,欧洲进口商此前所缴纳的保证金无需追加;而终裁结果税率如果低于初裁结果税率,则超出部分的保证金还将退还给相关欧洲进口商。而距离欧盟委员会发布终裁结果还有将近半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国企业交纳的临时关税将如何处理?樊振华表示,欧盟将采取多退少不补的原则。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只会造成双输局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在河北省考察时,专程来到邢台的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而在4日之后,无论是国内光伏厂商、有关协会,还是中国政府,各方力量都积极行动起来。
对于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谈判,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告诉记者,此前欧盟成员国对欧盟委员会初裁的投票结果是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这一结果还是明显好于此前外媒披露的情况。
他说:接下来这两个月会有一场硬仗!6月4日深夜,欧盟委员会发布初裁结果,宣布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如果双方没有就相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该税率将升至47.6%,两个阶段征收时间共为6个月,直至终裁发布。在光伏行业呆了10多年,经历过此前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钱晶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中国商务部5日表示,中国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我挺看好这次谈判,我们受到了鼓舞!针对中国和欧盟目前仍在进行的光伏双反谈判,一位国内光伏业内人士昨日这样对记者说。作为被欧盟抽样的7家企业之一,如果初裁结果不改变(继续维持47.6%的平均税率),2个月后英利将面临37.3%的税率,而另一家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将面临51.5%的税率。
最终,在中国政府和相关协会、企业的斗争下,这一临时性关税的征收被分成了税率不同的两个阶段,这给了双方一定的回旋余地经济影响空前 谈判前景不明欧盟委员会4日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的两个月内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欧中双方未能在两个月内达成妥协方案,反倾销税率将从8月6日起升至47.6%。
据欧盟调查机构欧元晴雨表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占欧盟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6国中,民众对于欧盟不信任比例多在50%以上,西班牙民众对于欧盟不信任投票更高达72%。双边贸易额巨大,出现一些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处理,钟山说,中方主张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贸易争端。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发表演说称,欧盟需要在有利于欧盟整体利益和各成员国利益的政策方面达成共识,避免不同政府传递不同信息或争吵不休,分裂公众观点,削弱信心。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的代表钟山说,欧盟近期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发难,将对中国相关产业及劳动力就业造成严重损害,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受到严重影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是中方不能接受的。
决策分歧扩大 或令欧盟失信从对华光伏案可以看到,中欧贸易纠纷已导致欧洲内部围绕贸易制裁措施产生分歧,甚至可以窥见欧盟掌控能力的倒退,暴露其行事武断的缺陷,引领欧洲走出危机的领导力不足。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范围涉及中国20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约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7%,影响到中国光伏行业上千家企业和40多万人。欧委会此前对华光伏征税的提议遭到了包括德国、英国在内的18个成员国的反对,欧盟700多家光伏企业的高管也曾向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发去联名信表达强烈反对。连锁效应显现 双边贸易承压公开数据显示,2012中欧年贸易额萎缩了3.7%,今年一季度又下降1.9%。
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从此前欧委会漫天要价的做法来看,中欧的谈判进程将非常艰难。分析人士认为,除经济损失之外,光伏案的决策过程还暴露出欧盟行事武断、缺乏长远眼光的缺陷。
在当前欧洲进入努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期,欧洲民众对欧盟的信任感也将遭到打击。中国识大体的表态能否换来欧盟的顾大局,将成为此次贸易摩擦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不过,负面情绪已经显现在一些依赖贸易的相关产业。
从该案本身来说,杀伤力可谓空前,而且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不仅双方光伏产业将遭受巨大损失,欧洲其他行业也开始担忧贸易摩擦造成的连带影响。